〖A〗、红皮糙果茶 是山茶属糙果茶组Sect.furfuraceae里具有最大的花和果实的油茶树,能长成高大的乔木,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华南沿海各省的常绿林或常绿落叶混交林中。因森林不断遭到砍伐和破坏,现存植株常为星散分布的小乔木。红皮糙果茶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,高5-12米,胸径约40厘米;树皮红色,平滑;嫩枝无毛。
〖B〗、蒴果球形,直径6-10厘米,果皮厚1-2厘米,干后疏松多孔隙,3室,每室有种子3-5个。产香港、广西南部、福建、江西及浙江南部。本种近似糙果茶 C. furfuracea (Merr.) Coh. St,但叶片椭圆形,花较大,直径7-10厘米,蒴果较大,直径6-10厘米,果皮最厚达5厘米,呈疏松的木栓质。
〖C〗、红皮糙果茶,以其拉丁名为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er而闻名,中文名称为克氏茶。它隶属于科学分类中的植物界,被子植物门,双子叶植物纲,五桠果亚纲,杜鹃花目,山茶属。这种独特的茶树种具有一定的保护级别,目前被列为2级保护植物。
〖D〗、红皮糙果茶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常见于山坡林或树林中,其树皮呈土黄色,触摸时会留下铁锈色的粉末。其生长范围南至热带地区。这种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最低月均温在8到13摄氏度之间,极端最低温可达到零下5摄氏度,年降雨量约为1500到2200毫米。
〖E〗、红皮糙果树开花。花期10-12月,果实秋后成熟。红皮糙果茶树(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.),又称克氏茶,为山茶科(Theaceae)山茶属常绿小乔木,由香港前林务监督于1903年在香港柏架山首次发现。
〖F〗、用种子和插条繁殖。果实秋后成熟,因种子含油量高,容易酸败,采种后稍加晾干即进行播种。苗床以沙质土为宜,注意排水。播种后4-6星期即发芽,幼苗要求适当荫蔽,进行适度松土和除草,第三年苗可以移植。插条繁殖应保持苗床的湿度在90%,温度在25℃左右,能迅速生根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向哈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kers.cn/kjkx/202508-15721.html